格纳小说 > 历史军事 > 明末榆林小衙内 > 第41章 中医外科手术(1/3)
    当时手腕有伤的小衙内,到米脂县打猎游玩时,被苏大同看见,采用先针灸,后拔罐的方法,仅治疗三次就彻底痊愈,再也没有复发过。

    她又通过艾灸、推拿、针灸和汤药,治疗好小衙内几处,因长期高强度习武形成的运动损伤。艾举人为了甩掉苏大同,也故意撮合他俩成了好事。

    “你什么时候学的医术?”小衙内想到这里,心里咯噔一下,答非所问。

    “你知道我出身低贱,打小就在妓院长大。老鸨为防止那些寻欢作乐的公子哥,猝死在自家楼馆,一开始就让我们学习简单的医术,为他们调理身体。”

    “闲的没事时,我就看周王朱橚编着的《袖珍方》、《普济方》,还有陈实功先生的《外科正宗》。慢慢的,常见疾病就能凑合的治了。”

    朱橚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,明成祖朱棣的胞弟。他主编的《普济方》涉及临床各科,如内科、外科、妇科、儿科、眼科、耳科等,共168卷分为160门,收录了大量中医药方,其中包括许多临床实践中的,常用方剂和特色单方、验方。

    《普济方》可以说是明朝中前期,汇集全国及前代所有中医药方之大全者,是最宝贵的中医历史实践资料。

    《袖珍方》也是在他授意下,由周王府李恒编撰的一部方书,又名《袖珍方大全》、《周府袖珍方》。共分为8卷,收录了历代医家的3077首效验方,每方皆注明出处。该书选方严谨,方论结合,切合实用。

    书名取“袖者易于出入,便于中笥;珍者方之妙选,医之至宝”之意。该书成书于明洪武二十四年(1391年),应该是全世界第一部家庭或者旅行,应急常备医学书。

    陈实功(公元1555~1636年)江苏南通人,明代着名中医外科手术专家,擅长气管缝合术、鼻息肉摘除术、落耳再植术等,改进了截趾(指)术、死骨剔除术、咽部异物剔除术、下颌关节整复术。

    《外科正宗》绘图介绍,当时明朝的各种医疗手术器械。他本人则发明了现代鼻息肉绞断器的初级版——鼻痔器,还改良了多种手术器械,精通局部麻醉术。

    明朝甚至还有极为精细的眼科医疗器械,如傅氏针烙钩割刀样图、金针图,详细介绍了金针制作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