格纳小说 > 其他类型 > 鲁路修:缔造新纪元 > 科技力量的变迁(1/3)
    对于科技的力量,商人之子小雷顿认识最深。早在这位去皇家大学读书,不过这位再次忤逆了父亲的意愿。本科报了机械工程专业做了四年机器人。

    “未来不可能再靠种甜菜、当包税人致富的,而且父亲也不要把所有赌注都押在帝国那边。”

    之所以这么说,是因为根据雷顿自己的见闻。最近他到处看到的相关研究人员,论文作者名字,中联和eu甚至印度人的名字是越来越多,而帝国人的名字只有一个叫塞西尔的女士,至于其他人……

    不过现在帝国军事之所以还有优势,根据雷顿的观察主要是因为至少在机器实践应用上,这些国家没有帝国这么广泛和流行。

    至于原因也有很多。首先,和帝国不同的是,中联和欧洲并不太喜欢互联网产业,大概是因为相关产业的薪酬待遇不算很高。和帝国军工厂给毕业生动辄开出15k16这种级别的工资相比,其他国家大手企业可没这么财大气粗。

    比如雷顿就认识一个日本朋友在东京大学读学士,拿到的诸如索尼,日立的offer都是25w16日元左右水准,算汇率也就和帝国给的金法郎差不多。

    问题是帝国除了军官外,普通大学毕业生在一线城市能拿到一般八千就是不错的了,但被入侵前日本普通大学毕业生起薪都有20w以上,他们的互联网企业薪酬吸引力实在很小。只能被外资控制。

    其次是国内相关市场够大,帝国的几家巨头掌握的数据够多。大数据项目最贵的不是人工,也不是设备,而是数据,这一点上帝国就很占优势了。

    至于数据为什么那么重要,那是因为机器人要能认主人就得必须要图像识别功能,虽然大家都是用kect的api。要能听懂主人的指令就得语音识别,电池和单片机舵机电机电压都不一样还要自己来做变压,外加上位机做图像和各种声音识别,下位机控制运动,上下位机通信之类之类也要数据。然后还得有各种传感器,超声波红外,当然之前的声音和图像也算传感器。如果加一点骚功能还得好好设计一下机械结构然后想办法加工。

    这还只是一个非常低水平的本科一年级暑假做的作业机器人,就涉及到了这么多学科和知识。而那些在某个领域做到顶尖的机器人就比较恐怖